15101169516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通过验收

更新时间:2018-04-26点击次数:719

4月18日,“十二五”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重大项目“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2012AA06A200)通过了科技部组织的专家组验收。

 

该项目针对我国化工、冶金、电子垃圾拆解等行业的工业企业场地土壤污染、矿区与油田及周边土壤污染、农田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等问题,重点研发了物理、化学、微生物、植物及联合修复的关键共性技术与设备,土壤及含水层修复功能材料、制剂及其工艺设备,土壤修复标准、后评估技术和技术规范,多目标土壤修复决策支持系统与综合管理技术体系,并进行了技术集成与示范。

它在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场地重金属、持久性污染物、石油、挥发/半挥发有机污染物修复技术与示范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植物修复技术等已处于*水平。研发了农田土壤植物修复、原位钝化、生理阻控等技术、产品与装备,开发了具有的场地土壤快速淋洗、热脱附、固化稳定化、多相抽提、渗透反应屏障等修复技术与装备,构建了土壤修复评估综合集成与管理体系。

该项目的实施,产生了显著的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土壤修复战略产业的快速发展,缩短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土壤修复方面的技术差距,提升了我国土壤污染修复产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力,为改善我国土壤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安全和人居环境安全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与管理措施。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酚类、氰hua物、石油、合成洗涤剂、3, 4-苯并芘以及由城市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害物质或其分解产物在土壤中逐渐积累通过“土壤→植物→人体”,或通过“土壤→水→人体” 间接被人体吸收,达到危害人体健康的程度,就是土壤污染。

土壤是指陆地表面具有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其厚度一般在2 m左右。土壤不但为植物生长提供机械支撑能力,并能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所需要的水、肥、气、热等肥力要素。由于人口急剧增长,工业迅猛发展,固体废物不断向土壤表面堆放和倾倒,有害废水不断向土壤中渗透,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及飘尘也不断随雨水降落在土壤中,导致了土壤污染。凡是妨碍土壤正常功能,降低作物产量和质量,还通过粮食、蔬菜,水果等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都叫做土壤污染物。

对土壤污染的治理,先要减少农药使用。同时还要采取防治措施,如针对土壤污染物的种类,种植有较强吸收力的植物,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例如羊齿类铁角蕨属的植物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属);或通过生物降解净化土壤(例如蚯蚓能降解农药、重金属等);或施加抑制剂改变污染物质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方向,减少作物的吸收(例如施用石灰),提高土壤的pH,促使镉、汞、铜、锌等形成氢氧化物沉淀。此外,还可以通过增施有机肥、改变耕作制度、换土、深翻等手段,治理土壤污染。

上一个:北大发明超灵敏海森结构显微镜

返回列表

下一个:南开大学合成“可激活”纳米药物 助力研究癌症

Copyright © 2025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1898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