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01169516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南开大学合成“可激活”纳米药物 助力研究癌症

更新时间:2018-04-26点击次数:576

光动力治疗以其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正在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通常用于治疗癌前期皮肤病和皮肤恶性肿瘤,如日光性角化病、基底细胞癌、鳞癌等,也可用于血管畸形、寻常痤疮等非恶性肿瘤性皮肤病的治疗中。

 

来自南开大学化学学院郭东升团队、生命科学学院丁丹团队联合研究开发了“可激活”纳米药物,克服了传统光敏剂缺乏肿瘤靶向性,对正常组织具有光毒性等不足,降低其光毒性并提高治疗效果,且能够实现诊疗一体化。该策略已经成功应用于活体动物实验,为肿瘤等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化学会志》。

光动力治疗,需要将光敏剂输入人体,在一定时间后,以特定波长的光照射病变部位,通过一系列光物理和光化学过程,使异常增生活跃的细胞发生不可逆的损伤,终使细胞死亡,达到治疗目的。而传统光敏剂,对正常组织具有光毒性,使其在临床应用中受到极大限制。如何改良现有商业化光敏剂,是一个挑战性的难题。近年来,“可激活”光敏剂用于光动力治疗备受科研人员的关注。

郭东升课题组在基于杯芳烃的超分子诊疗学方面做了一系列研究工作。郭东升介绍:“杯芳烃的分子结构,就像是一个口袋,可以有效包载染料分子并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调控,对于肿瘤标志物进行特异性响应,更为重要的是两亲性杯芳烃可以方便地自组装形成纳米药物载体。”同时他们也在思考如何将杯芳烃作为纳米药物的智能模块,实现肿瘤选择性成像和靶向治疗。

南开大学(Nankai University, NKU),简称“南开”,肇始于1904年,正式成立于1919年,是由严修、张伯苓秉承教育救国理念创办的综合性大学。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学校南迁,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湖南长沙合组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云南昆明,长沙临时大学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为中华民族振兴和国家富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1946年回天津复校并改为国立。新中国成立后,经历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成为文理并重的重点大学。

上一个:“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及示范”通过验收

返回列表

下一个:石科院制定组织标准获正式发布

Copyright © 2025北京中恒日鑫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5018987号-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