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4月9日,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预计今年将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以该指标体系为标准对批38个健康城市试点市进行测评。值得关注的是,本次测评除了空气质量、水质、垃圾废物处理外,还囊括了食品安全这一指标。
作为现代食品生产的后一道工序,食品包装已成为食品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产品出厂后的质量保护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使食品在离开工厂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过程中,防止生物的、化学的、物理的外来因素损害,具有保持食品本身稳定质量的功能。当然,对于食品包装本身,我国也并非没有标准可以依据。
就上文所提到的纸质包装,我国出台了《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明确规定了直接接触食品的原纸中铅、砷、荧光性物质、脱色试验、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等项目的卫生指标,并制定了配套的检测方法标准《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不过这套标准和方法在使用了多年以后已经废止,细化成了更多具体标准。根据包装材料,食品包装可分为金属、玻璃、纸质、塑料、复合材料等。我国也相应出台了《食品包装用纸与塑料复合膜、袋》、《食品包装用纸、纸板及纸制品》、《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复合膜、袋》、《食品包装用玻璃纸》等等近三十条标准。近期刚出台的《食品质量控制前提方案 第4部分:食品包装的生产》也即将在2018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可见,公众对食品安全的更多关注和更高要求,促使国家进一步强化了对食品包装的标准制定和法规管理,食品包装的安全性和质量有望得到保障。
为了更好地监督食品包装生产者,各地监管部门也在积极加强食品包装检测能力建设。各类食品包装检测仪器纷纷“上阵”,可以支持食品包装阻隔性能检测(气体透过量测试与水蒸气透过量测试)、食品包装摩擦系数(材料表面滑爽性能)、食品包装抗拉强度与伸长率、食品包装剥离强度、食品包装热封强度(热合强度)、食品包装密封与泄漏检测、食品包装耐冲击性能检测、食品包装厚度测试、食品包装溶剂残留量检测、食品包装印刷质量检测等。
这些仪器设备不仅能够测试包装是否安全无毒,还能检测其质量是否可靠。以食品包装容器蒸发残渣测定仪为例,它能够测试各种原料的食品包装在不同浸泡液中的溶出量,有效避免某些材料制成的包装对食品造成污染。而食品包装袋蒸煮试验仪则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胶粘剂、油墨等进行耐高温性能的蒸煮试验,避免食品包装因高温发生损坏或者污染食品。其他更多物理性能测试仪均为食品包装质量检测仪器,保证这些包装足够牢靠、不易破损。当然,食品包装所用的材料都是特定的,某些不可与食品直接接触的材料会在食品包装检测仪器之下“现形”。
食品包装袋,是包装设计的一种,生活中为了便于保鲜、储存食品,从而产生了产品包装袋。食品包装袋是指直接与食品接触,用于盛装和保护食品的薄膜容器。
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对食品包装材料除上述的相应卫生标准外,还有二个法律法规: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二是《食品用塑料制品及原材料管理办法》。
食品卫生法的内容比管理办法要多,是综合性的法律,而后者是专业性的,仅指塑料制品及原材料,管理范围限在接触食品的各种塑料食具、容器、生产管道、输送带和塑料做成的包装材料及其所使用的合成树脂和助剂。所谓塑料食具是指勺、匙、筷子等短时间接触食品但要反复使用的塑料制品。所谓容器是指桶、瓶、盆、杯等盛装食品的塑料制品。所谓生产管道是指食品加工过程中物料,特别是液体食品或饮料流过的管道,也应包括贮灌在内。所谓输送带是指运送食品原料到加工设备中去的载体,而包装材料是指单片和复合的瓶、桶、托盘、卷膜和袋,其中的卷膜包装保鲜膜、封盖膜和制袋膜。制造食品软包装、复合包装材料的所有厂家应该严格执行这个管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