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资讯
25
二氧化碳是一个典型的“双面间谍”:一方面它能帮助土壤固碳,另一方面又会加剧温室效应。它究竟“是正是邪”,这成为了一道困扰变化研究领域多年的难题。记者9日从南京农业大学获悉,邹建文课题组通过观测计算,揭示了陆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的响应强度及其驱动机制,其论文发表在xin一期学术期刊《生态学快报》上。大气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浓度升高是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升高一方面能促进陆地生态系统光合产物积累,增加土壤碳储量,形成土壤的固碳效应...
查看更多25
27岁的方鹏飞在安徽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做“闻臭师”已经三年多。平日里擦淡妆的她,在这间不到10平方米的恶臭分析室里只能以素颜面对不知为何物的气味。因为化妆品的气味将影响鼻子对这些污染气体的辨识度,她不得不舍弃。在环境监测中心站,与她承担同样职责的还有十余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专业名称:嗅辨员--一群用鼻子鉴定空气中臭气浓度的环境工作者。现场采集回空气样本,通过与纯净空气进行混合稀释后,置于恶嗅测试袋中。嗅辨员在稀释后样本空气袋和两个纯净空气袋之间进行“wei一指认”,做出独立判断...
查看更多22
摘要:综述了目前中国现行的土壤环境监测国家标准方法和环保、农业、林业等行业标准方法,指出国家标准和环保行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污染物的检测,而农业和林业标准方法侧重于土壤营养元素及其有效态、理化指标的检测。针对现行标准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检测的土壤污染物种类少、部分方法性不足、土壤环境监测的基础研究薄弱以及方法的标准化尚待完善等),提出加强土壤监测标准方法的顶层设计、合理增加土壤污染物的控制种类,及时更新方法、发展多组分测定方法,加强标准方法研究的系统性、协调性,以及逐步增加...
查看更多22
自然资源部近日发布了2017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公报从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海洋资源、地质调查、地质环境、测绘和地理信息、行政执fa等方面,对我国自然资源领域大数据进行了初步统计,勾勒出自然资源xin“家底”。专家指出,将主要自然资源xin情况整合发布,有利于社会各界更加清晰地掌握我国自然资源变化,为经济发展提供参考。去年净减少耕地6.09万公顷此份公报是自然资源部成立后对外公布土地、矿产、海洋、地质等方面数据信息。公报显示,土地资源方面,2017年末耕地面积1348...
查看更多21
《关于汞的水俣公约》已在我国正式实施,根据一般公约的惯例,我国需要制定履约国家战略与行动计划,而此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依据就是我国汞生产、使用和排放情况;在履约大会上,各国的履约成效评估是很重要的谈判内容,系统性的汞监测数据则是谈判基础。为此,生态环境部决定制定中国履约环境监测战略。此项目由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心,对外合作中心与与世界银行联合开发的环境基金启动了“中国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能力建设项目”。据了解,根据项目的要求,生态环境部环境保护对外合作中...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