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水中的游离余氯是消毒工艺的核心指标,它如同“隐形卫士”,持续杀灭管道运输中的病原微生物,保障饮用水安全。然而,余氯含量需严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过高会产生刺鼻气味,危害人体健康;过低则无法有效抑菌。
电极法余氯检测仪凭借其快速、精准、实时的特点,成为自来水厂、水质监管部门及家庭用户监测游离余氯的首要选择工具。其测量原理与操作流程,揭示了科技如何守护每一滴水的安全。

一、核心原理:电化学反应“捕捉”游离余氯
电极法余氯检测仪的核心是恒电位电解技术。仪器内置工作电极(通常为铂或金)、对电极(如铂)及参比电极(如Ag/AgCl),三者构成三电极系统。当自来水样流入检测池时,仪器通过恒电位仪维持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间的电位差(通常设定在+0.6V至+0.9V之间)。在此电位下,水中的游离余氯(主要为次氯酸HClO或次氯酸根ClO-)在工作电极表面发生还原反应:HClO+H++2e-→Cl-+H2O
反应产生的电流信号与水中游离余氯浓度成正比,仪器通过内置算法将电流值转换为余氯浓度(mg/L),实现定量检测。
二、关键步骤:从采样到显示的精准流程
1.水样预处理:检测前需过滤水样以去除颗粒物,避免堵塞电极或干扰反应;若水样温度过高,需冷却至室温(通常20-25℃),因温度会影响电极反应速率。
2.电极活化:新电极或长期未使用的电极需用去离子水冲洗,并浸泡在稀盐酸溶液中活化,以恢复表面活性,确保反应灵敏度。
3.校准仪器:使用标准余氯溶液(如0.5mg/L、2mg/L)进行两点校准,消除电极个体差异及环境干扰,提升测量精度。
4.实时检测:将活化后的电极浸入水样,仪器自动记录稳定后的电流值,并显示游离余氯浓度。部分高级设备可连续监测,数据通过蓝牙或APP实时传输至手机或云端。
三、优势与应用:从水厂到家庭的“全链条”守护
电极法余氯检测仪的测量范围通常为0-10mg/L,精度可达±0.02mg/L,响应时间仅需10-30秒,远优于传统比色法。自来水厂利用其实现在线监测,动态调整加氯量;家庭用户可通过便携式设备随时自检,确保用水安全;环保部门则依赖其进行水质抽检,防范突发污染事件。
从水厂到千家万户,电极法余氯检测仪以科技之力,让游离余氯这一“隐形卫士”变得可测、可控。它不仅是水质安全的“守门人”,更是现代城市供水系统智能化、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