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以石墨烯材料为代表的一场颠覆性的新兴技术产业革命正在悄然兴起。我国作为石墨资源大国和制造业大国,不但在石墨烯研究方面与同步,而且在石墨烯应用方面具有巨大的空间。
近日,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从怀萍教授科研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京大学等单位合作,成功制备出一种高强度、自支撑、超薄石墨烯薄膜,并成功将该薄膜组装为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为下一代柔性电子器件的研发开辟了新的路径。
全固态柔性超级电容器具有较高的体积电容值、良好的电机械稳定性,展现了优异的超级电容器性能。在循环充放电7500圈后,该薄膜电容值保留高达91.4%。可为可穿戴电子设备提供安全的电源,是新一代柔性电子器件的关键设备。
该研究成果以《非共价键诱导石墨烯单层宏观组装构筑石墨烯薄膜用于柔性全固态超级电容器》为题于4月12日发表于学术刊物《细胞》(Cell)的综合类化学期刊《化学》(Chem)上((Chem, 2018, 4, 896-910)。
目前,我国石墨烯产业属国家政策扶持、鼓励的行业,拥有政策端的强支持,以及大量的产业资本推动技术革新,我国的石墨烯产业将大有可为。
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材料学、微纳加工、能源、生物医学和药物传递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被认为是一种未来的材料。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用微机械剥离法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石墨烯的研究与应用开发持续升温,石墨和石墨烯有关的材料广泛应用在电池电极材料、半导体器件、透明显示屏、传感器、电容器、晶体管等方面。鉴于石墨烯材料优异的性能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在化学、材料、物理、生物、环境、能源等众多学科领域已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研究者们致力于在不同领域尝试不同方法以求制备高质量、大面积石墨烯材料。并通过对石墨烯制备工艺的不断优化和改进,降低石墨烯制备成本使其优异的材料性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并逐步走向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