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导率传感器作为水质监测的关键设备,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测量精度与设备寿命。以下从选址原则、机械安装、电气连接、防护优化四大维度阐述关键要点,助力构建高效稳定的监测系统。
一、科学选址——奠定精准基础
1. 代表性区域优先
应选择能真实反映被测水体特性的位置:管道安装需避开弯头/阀门导致的湍流区(建议距扰动源≥5倍管径);敞开式水池应置于循环回路或排水口附近,避免死角滞留区。若检测污水需靠近排放口,但需预留足够混合距离。
2. 规避干扰因素
远离强电磁场设备(如变频器、大型电机)至少1米;避开阳光直射区域,防止水温剧烈波动引发的虚假信号;若现场存在超声波清洗装置,需保持2米以上间距以避免共振干扰。
3. 流向适配设计
传感器箭头方向须与流体流动方向一致,确保电极表面持续更新被测液体。垂直管道安装时应使水流自下而上通过传感器,减少气泡聚集风险。
二、规范安装——保障机械稳定性
1. 浸没深度控制
浸入式传感器需没入液面下方0.3~0.5米,既避免水面波动干扰,又防止底部沉积物冲击。浮球式安装需配置锚链配重,确保传感器始终处于设定深度。
2. 法兰对接工艺
采用标准法兰连接时,垫片厚度≤2mm,螺栓按对角线顺序均匀紧固。螺纹接口需缠绕聚四氟乙烯生料带,禁止使用麻绳等传统密封材料。
3. 振动隔离措施
在泵出口等震动区域安装时,需加装柔性软管(金属波纹管+橡胶接头组合),并通过支架固定传感器本体,防止机械疲劳损坏。
三、电气安全——消除信号干扰
1. 屏蔽电缆应用
必须使用带屏蔽层的专用电缆,屏蔽层单端接地(通常接仪表端),屏蔽效能≥90dB。信号线与动力线分开走线,交叉时保持≥30°夹角。
2. 接地系统构建
传感器外壳需可靠接地,接地电阻<4Ω。独立设置接地极,避免与电气设备共用接地网引发地环流干扰。
3. 防爆场景处理
易燃易爆环境中选用隔爆型传感器,电缆引入装置需达ExdⅡCT6防爆等级,接线盒填充硅脂密封。
四、长效运维——提升使用寿命
1. 防垢设计强化
针对硬水/高盐工况,可选配自动刮刷装置或超声波防垢模块。定期(每月)拆卸电极进行检查,积垢严重时可用5%柠檬酸溶液浸泡清洗。
2. 温度补偿集成
优选内置PT100温度探头的复合电极,实现自动温度补偿。若单独安装温度传感器,两者间距不应超过10cm。
3. 标定周期管理
新装传感器需用清水标定零点,再用标准液验证量程。正常运行后每季度进行一次两点校准,恶劣工况下缩短至1个月。